本报西宁10月27日电 (赵风斌 姚宏明)10月19日早晨,一场大雪过后,玉珠峰地区白茫茫一片,气温降至零下10摄氏度。8时许,在海拔近4200米的青藏铁路玉珠峰站站台上,格尔木电务段格尔木信号车间纳赤台信号工区的7名职工整装待命,按计划,他们要在90分钟的“天窗”内,完成本站的信号设备秋检任务。“室外作业人员天窗命令已下达,作业时间为8时30分到10时30分。”8时25分,对讲机中传来驻站联络员陈鑫的声音,大家背起工具包迅速上道,按照各自分工分头展开作业。2024年秋检工作开展以来,格尔木电务段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,以班组为单位,成立专门的设备秋检小组,对管内青藏铁路、格库铁路沿线个车站的道岔、轨道电路、信号机及融雪设备等展开地毯式“巡诊”,及时消除季节性设备隐患。针对所辖车间班组比较分散、各地气候特点不完全一样的真实的情况,格尔木电务段根据不一样的地区的设备特性,制定了不同的设备秋检标准。此外,针对青藏铁路格拉段入秋后昼夜温差悬殊,道岔密贴压力、表示缺口等参数易发生变化的实际,他们采取边检查、边测量、边调整的方式,对设备各项性能参数进行适当调整,确保设备安全越冬。“2号道岔缺口较上次有所变化,先进行压力测试,再调整缺口。天气将越来越冷,压力缺口一定要调整到合适的位置。”在2号道岔处,车间技术员杨鹏发现道岔缺口有些微变化后,叮嘱同组的职工王平。王平立即对道岔缺口进行了调整,随后,两人收拾工具走向6号道岔。与此同时,在车站西咽喉,信号机组职工刘宏瑞正在测试D6信号机灯端电压。测试完毕,他拿出信号机机构里面的测试卡片,通过与上一次的数据进行对比,了解信号灯端电压是否稳定。现场寒风呼啸,职工们的呼喊应答声很快被风声淹没。9时55分,90分钟的“天窗”顺利结束,全站设备试验正常交付使用,大家收拾好工具材料,安全有序撤离站场。因地制宜开展高原铁路设备秋整 本报西宁10月27日电 (赵风斌 姚宏明)10月19日早晨,一场大雪过后,玉珠峰地区白茫茫一片,气温降至零下10摄氏度。8时许,在海拔近4200米的青藏铁路玉珠峰站站台上,格尔木电务段格尔木信号车间纳赤台信号工区的7名职工整装待命,按计划,他们要在90分钟的“天窗”内,完成本站的信号设备秋检任务。 “室外作业人员‘天窗’命令已下达,作业时间为8时30分到10时30分。”8时25分,对讲机中传来驻站联络员陈鑫的声音,大家背起工具包迅速上道,按照各自分工分头展开作业。 2024年秋检工作开展以来,格尔木电务段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,以班组为单位,成立专门的设备秋检小组,对管内青藏铁路、格库铁路沿线个车站的道岔、轨道电路、信号机及融雪设备等展开地毯式“巡诊”,及时消除季节性设备隐患。 针对所辖车间班组比较分散、各地气候特点不尽相同的实际情况,格尔木电务段根据不同地区的设备特性,制定了不同的设备秋检标准。此外,针对青藏铁路格拉段入秋后昼夜温差悬殊,道岔密贴压力、表示缺口等参数容易发生明显的变化的实际,他们采取边检查、边测量、边调整的方式,对设备各项性能参数进行适当调整,确保设备安全越冬。 “2号道岔缺口较上次有所变化,先进行压力测试,再调整缺口。天气将越来越冷,压力缺口一定要调整到合适的位置。”在2号道岔处,车间技术员杨鹏发现道岔缺口有些微变化后,叮嘱同组的职工王平。王平立即对道岔缺口进行了调整,随后,两人收拾工具走向6号道岔。 与此同时,在车站西咽喉,信号机组职工刘宏瑞正在测试D6信号机灯端电压。测试完毕,他拿出信号机机构里面的测试卡片,通过与上一次的数据来进行对比,了解信号灯端电压是否稳定。现场寒风呼啸,职工们的呼喊应答声很快被风声淹没。 9时55分,90分钟的“天窗”顺利结束,全站设备试验正常交付使用,大家收拾好工具材料,安全有序撤离站场。
2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人民铁道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
4、本网外链内容出于展示更多详细的信息的目的,任何外链的网页失效或被篡改均与本网无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