乙巳新年,人们同享当下温暖情感,神往未来夸姣日子。光影间,一幅幅新时代村庄复兴画卷缓缓打开。
新年前夕,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段村蔡文明家中,他正和家人一同忙活着备年货,做烧肉、炸丸子、酥肉……满屋飘香,各项准备工作有条有理地进行着,欢欢喜喜迎候新年的到来!
以科技赋能工业高质量开展,助力肉羊饲养提质增效,段村总能捉住工业高质量开展的时机。段村凭借村庄复兴春风,对羊工业扩量提质,锚定打造“黄土高原废旧窑洞生态饲养演示样板”方针,经过校地协作,约请山西农大教授来段村肉羊饲养场进行辅导,改造10处宅院40间废旧窑洞,配套改造园区水电路网基础设备,建成了存栏3000只羊标准化饲养演示园区,新建了四座智能化饲养大棚,在饲养区装置摄像头,对肉羊成长、进食、产犊进行监控,为羊树立档案资料,推动肉羊工业向“数字化”跨进。
全面推动村庄复兴,既要工业建造根基结实,也要人民日子质量有保证。近年来,段村接入了城市供水管网,自来水入户全掩盖;完成动力电、5G网络全掩盖,全村出产日子用电和通讯有保证;家家还改建了水冲式卫生厕所,铺设了排污管道;乡民经过煤改电奖补,完成了冬天取暖清洁化。
现在的段村,宽阔的休闲小广场上,乡民们坐在亭下闲话家常,肉羊饲养场里羊群一只只膘肥体壮,正在圈舍内悠闲地吃着草料,羊肚菌在现代化设备大棚里萌生菌丝……
新年期间,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,一派欢天喜地的热烈现象。写春联、送福字、敲锣舞狮……浓浓年味扑面而来,村里的“大众广场”上文艺演出精彩纷呈,乡民们在欢声笑语中喜迎佳节!
依托自己的双手重建夸姣家乡,发明美好日子,第六埠村早已康复往日的活力。因2023年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受灾,这儿的1万多亩地步、2000多个大棚被吞没。加快推动灾后重建,修正水毁基础设备、进行路途修正,提高改造栽培农业基础设备……一年多以来,第六埠村干劲满满。2024年,乡民杜洪刚一家申领了补贴款和稳妥赔款,13亩玉米地和2个蔬菜大棚很快康复出产。现在,大棚里的第二季茼蒿也收割完卖了钱,家庭收入达到了受灾前水平。
不只要兜牢民生底线,还要让大众日子更上一层楼。第六埠村以农文旅交融“绘就”村庄新图景。2024年以来,第六埠村着力打造“京津蔬菜第一村”品牌,探究“单位收购、社区团购”出售形式,并依托村庄“创富工坊”进行蔬菜展现和出售,蔬菜产值打破6000万斤。
一起,第六埠村量体裁衣开展村庄旅行,打造多条研学道路,把市民游客引进来,让特征农产品销出去,助力村庄复兴。2024年合计招待900多个研学团队,村团体收入同比2023年翻了一番。
新年期间,李发顺全家将上下两层的小院收拾得干干净净。门口挂起的红灯笼分外亮眼,宅院里点缀着中国结、“福到我家” 平安福挂件,还有几副红对联,二楼围栏上金黄的玉米挂满了一溜儿,处处洋溢着喜庆吉祥的气氛。
李发顺家在云南省腾冲市司莫拉佤族村,这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前史的佤族聚居寨子。这儿美丽的田园风光和浓郁的佤寨风情,近几年招引了许多游客接连不断。
司莫拉在佤语里的意思是“美好的当地”,从曾经的贫困村到现在的4A级旅行景区的改变,很大一部分是靠该村的旅行业开展,古色古香的原生态民族寨子招引了许多外地游客。近年来,司莫拉佤族村选用“党支部+公司+协作社+农户”开展形式,完成农文旅深度交融。
现在,在旅行专业协作社的带动下,旧日靠种田和外出打工的佤族乡民吃上了“旅行饭”,农文旅交融开展不只调动了他们共建特征寨子、发明夸姣日子的积极性,也使传统古村落焕宣布勃勃活力。
新春佳节,一幅幅工业兴隆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管理有用、日子富裕的村庄复兴画卷正缓缓打开。浓浓的年味不断在乡下升腾,乡民们满怀信心和神往,让好日子跳过越兴旺。